2020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
||||||||||||||||||||||||||||||||||||||||||||||||||||||||||||||||||||||||||||||||||||||||||||||||||||||||||||||||||||||||||||||||||||||||||||||||
|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需持续减弱,内需缓慢复苏。上半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仍保持着平稳健康增长。 一、基本情况 (一)、工业生产运行情况 1、工业运行呈现平稳增长。2月、3月、4月、5月、6月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的增速分别为-44.4%、20.7%、12.8%、3.1%、1.4%,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呈现平稳增长的势头。上半年,全县16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2%,增幅较一季度提高4.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增速较一季度提高6.6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全市排名第三。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2个位次。 1-6月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情况表
2、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速较快。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4.8%,高于全县平均增速12.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8%,位于全市第二位(霍邱县第一位同比增长496.5%),较去年同期提高1个位次。 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位次靠后。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下降7.9%,位于全市第五位,较去年同期提高2个位次。 4、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下降幅度较大。上半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同比下降11.4%,位于全市第五位,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位次。 5、出口交货值小幅下降。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2.7%,出口交货值小幅下降,出口形势严峻。 6、工业用电量降幅收窄。上半年,全县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5.2%,降幅较一季度收窄15.2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县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30.4%)。 (二)、经济效益状况。 1、企业“两金”占用比重较高。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存货,分别达到38.5亿元和17.4亿元,同比增长27.9%和30.8%,“两项资金”占用率高达58.0%。“两项资金”占用过多,增长过快,影响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都将带来较大影响。 2、“四项费用”三增一降。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8.9%;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2%;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5.5%;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7.1%。 3、企业工资水平大幅提升。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4206人,比去年同期下降2.7%,但工资水平比去年同期增长18.5%,月平均工资从去年同期的2238元,提高到2652元。 4、企业利润减少,亏损增加。上半年,全县亏损企业2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4家,亏损额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利润总额1.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2.9%。主要是由于精卓光显技术企业在建项目影响,企业还在进一步扩大规模建设中,制造成本及用工成本都在加大,由于产能还没有达到完成释放,上半年亏损额较大,直接下拉我县利润总额18.9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1、经济增长点相对较集中。上半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布全县18个乡镇,其中12个乡镇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正增长,6个乡镇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负增长。杭埠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在18个乡镇(开发区)中总量最大,对全县规模工业经济拉动力最强。杭埠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其中,月度新增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为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星玛新能源有限公司。杭埠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比重为20.6%,累计实现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3.3%,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4%,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4.2个百分点,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6.2个百分点。县开发区及城关镇由于企业存续时间长,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加上今年外贸企业受疫情影响羽绒企业价格大幅下降,订单减少,产值相应较小。综合以上几种因素,县开发区及城关镇上半年产值同比下降。 上半年我县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速分乡镇(开发区)情况表
2、龙头企业引领全县经济增长。上半年,全县16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27家产值过亿的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9.7%,累计总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比重为58.1%,拉动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3.6个百分点。27家亿元企业中产值超5亿元的3家,该3家企业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10.9个百分点。 3、各行业发展不平衡。上半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涉及26个行业大类,其中9个行业大类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个行业大类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 上拉前四位的行业大类分别为:1.专用设备制造业,代表企业有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代表企业有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英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代表企业有安徽沃博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4.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代表企业有安徽中再生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拉动作用明显,一是新入规企业(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沃博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再生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等)没有同期数且产值大;二是龙头企业(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英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的驱动。 下拉前四位的行业大类分别为:1.汽车制造业,该行业涉及企业7家。其中,停产企业3家,另外4家企业上半年产值为负增长;2.农副食品加工业,该行业涉及企业24家。其中,停产企业3家,3家企业自带同期数347611千元,下拉整个行业产值增长19.6个百分点,另外一些体量占比较大的企业上半年产值下降幅度也较大;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该行业涉及企业10家。其中,停产企业2家,产值同比负增长企业5家;4.造纸和纸制品业,该行业涉及企业5家。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降2升”。 4、“两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企业产值增速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速较去年同期在全市的位次都有了提升。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值增速位次全市靠后,主要原因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名录更新具有滞后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要走申报流程且一般半年作调整更新一次。我县2020年元月以后新入规的7家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的企业上半年实现的产值没有计入战略性新兴产值,经调整后预计下半年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将大幅上升。 下一步,培育壮大发展新企业是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结构调整、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